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Journal of Taiwan Occupational Therap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SSN-1819-7167
半年刊,正常發行
沿革
2005年11月1日創刊
應用體感式電玩於中風病人功能恢復之療效初探
Effects of Somatosensory-Style Video Games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A Pilot Study
梁文隆(Wen-Lung Liang);蘇靜儀(Ching-I Su);李萬盟(Wan-Meng Lee);鍾心穎(Hsin-Yin Chung);黃茂雄(Mao-Hsiung Huang)
中風;虛擬實境;日常生活功能;Stroke;Virtual reality;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摘要
中文 English

虛擬實境指的是藉由電腦來模擬一個真實世界的環境,讓使用者感受電腦所呈現的影像並與之互動。目前有越來越多研究來探討應用虛擬實境對於中風患者的復健成效,但仍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定論。本研究的目的是採用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來驗證體感式遊戲介入對於中風病人功能恢復之效果。受測者將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接受體感式電玩(虛擬實境)系統的活動,控制組則是傳統職能治療的介入。兩組每位受測者每星期接受兩次治療,每次1小時,共計8 週。共計有十位個案全程參與,平均年齡為48.5 ± 15.6歲,平均發病時間2.45 ± 2.17 年。中風個案在進行治療介入之前後,受測者皆會接受傅格—梅爾測驗 (Fugl-Meyer Assessment) 與生活功能獨立執行測量表 (Functional IndependenceMeasure) 來評量功能恢復的情況,並採用無母數檢定中的Mann-Whitney U test 來檢定兩組功能改變差異的效果。結果顯示在生活功能獨立執行測量表上,雖實驗組的改善分數優於控制組,但兩組改善的差異並未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 (p = .29);而在傅格—梅爾測驗中,亦顯示兩組改善的差異並未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 (p = .92)。本研究顯示體感式電玩介入對於中風病患生活功能恢復的表現並無顯著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個案可能用代償性的動作完成體感式電玩活動,因此影響到整體功能的表現。其次是體感式電玩活動侷限於某一特定的動作訓練,對於整體生活功能表現的影響較低。

來源資料:10卷1期